企业文化

企业动态

联系我们

企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 > 企业动态

民营企业融资难“难”在何处? ——兼谈银行征信体系的改革

民营企业融资难“难”在何处?

——兼谈银行征信体系的改革

2025427日)

民营企业特别是他们中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为破解这道难题,应该说是政府有要求、有政策、有措施,金融部门也有任务、有态度、有部署。但是,作为中小微民营企业还是感觉到融资难,政策难落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融资贵”已经不是主要问题,银行贷款利息除地方国有银行仍然偏高外,国家商业银行都很低,可以说这是国家向企业释放的空前利好。就民间借贷而言,现在即使企业和个人愿意出高利息也借不到,正如现在流行的俗语说的那样,“一说借钱鬼都怕、鬼都嫌”。因为时下有钱的人都认为,握紧自己的钱袋子才是最安全的,普遍存在一种“避险求安”的心理,使民间借钱这条路已基本堵死。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地方政府还建有国有金融担保公司,专为企业提供有偿性融资担保服务,但能得到这种担保服务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也是微乎其微。因此,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融资贵”而是“融资难”,具体来说就是向个人借钱难、向银行贷款更难。这里主要说说向银行贷款难“难”在何处?这其中的原因又在哪里?简单的说,主要是好政策与旧规则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好,换言之,就是旧的规则与新的好政策还不适应、不协同造成大量需要贷款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被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门坎”堵在了银行大门之外。矛盾的表现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银行现行征信体系与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相适应。我国建立银行征信体系起步较晚,如果从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并逐步开始全国联网运行,到现在也不过20年。20年来,如果说我国的征信体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在Al技术和大数据的导入和加持,使个人和企业的信息采集、查询和提供、办理更加便捷、更加准确。就征信要求而言,与以前相比,要是越来越多了,标准是越来越严了。比如:企业要申请一笔银行贷款,涉及到企业方须提供的信息包括:企业法人、股东、实控人的个人征信报告;企业和相关人员的现金流水;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情况;企业在银行贷款的负债率不能超过50%,有的银行还会要求不超过30%;企业法人、实控人的年龄一般不应超过60周岁;另外,法院在网上公布的涉企司法案件也会影响到银行在风险评估时对企业的好感度和支持度。等等。其中,最致命的是现金流、可抵押资产和资产负债率,这是很多中小微民营企业难以通过的“三道门坎”。大家知道,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迅速漫延,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国内千千万万个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纷纷倒闭,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和个人也是负债累累、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即使有资产也早已抵押出去了,甚至有的企业“老板”为了维持企业的运转、能从银行拿到贷款,连自己的家属和下一代能抵押的资产都交给了银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疯狂挑起世界“关税大战”,在这场大战中,中国又首当其冲。使得在艰难中不断挣扎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深受波及、“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能不求助于银行、依靠银行。然而,很多企业由于受上述客观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其现金流、资产量、负债率根本就达到银行的信贷要求。不是信贷员、风控员和银行领导不同情、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征信体系中的“死框框”、“硬杠杠”就像不能踩踏的“红线”摆在那里,即使贷款申报材料做好了,在审核把关时也不可能通过。从宏观层面看,政策确实是积极有为、振奋人心的,远的不说,就说2024年以来,国家为了刺激经济,鼓励投资和消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央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货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国家商业银行货款利率为3.1%~3.6%,最高没有超过4%,如果加上财政贴息,企业实际支付利率不会超过2%,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面对如此优惠的政策利好,大多数中小微民营企业由于受限于征信体系中的框框、杠杠,只能望而却步、可望而不可及。这就是现行的征信体系与国家货币宽松政策不相适应给企业融资带来的困局。

二是:信贷人员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与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各类商业银行把降低不良贷款率作为首要任务和考核内容,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一整套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涉及的人员和部门包括:基层信贷员、分管副行长、行长,到上级银行的合规部、风险部、审计部、信贷部、资保部等多个部门和岗位。责任追究轻则警告、通报、罚款,重则降职、解雇等。在严格的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下,从基层信贷员到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在贷款审查上都很谨慎,过于保守,他们宁可不要放贷业绩,也不愿承担可能的放贷风险。一切按部就班,按规定办、按流程走才是他们认为最安全、最保险的选择。当大量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需要信贷支持时,企业面临的现金流不足、负债率高、无资产抵押等问题在信贷员那里就被“卡壳”、难以过关。从而形成国家的金融惠企政策难以落地,降息放水的利好企业也感受不到。令人欣喜的是:去年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在普惠信货业务出现风险后,经过有关工作流程,认定相关人员尽职履责的,可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包括内部考核扣减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责任。此《通知》虽然仅指“普惠信贷”,但毕竟是开了个好头,树立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样板。当然,各类商业银行能否以此来推动信贷人员风险责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让基层信贷人员和领导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使之更好地适应国家货币政策的新形势、新要求,真正为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开辟道路,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家货币政策是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需要而作出的,比如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连续两年提出并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国家再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概念和举措,这说明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性和特殊性。2008年以来,国家除了两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外,其他年份则有不同的表述,如20202022年是“灵活适度”,2021年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2023年是“精准有力”,2024年是“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等。这些都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当年国家货币政策确定的大方向,也是为宏观经济政策把航定调。作为金融部门在贯彻落实时,就要结合实际,在具体操作中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改革调整中处理好稳定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想实招、说实话、办实事,让国家惠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所述“融资难”的困局和原因下面再提两点建议:

一是:改革和完善风险可控的企业信用认定和支持标准。银行现行的征信体系给银行、企业都带来了难题:从银行角度看,给那些还活着的、有资金需求的但征信又有诸多瑕疵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办理贷款,就意味着银行相关人员和领导要承担“违规操作”和造成“不良贷款”的风险。所以,对他们的担心、谨慎我们表示理解。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能没有资金,不能没有银行的支持,资金对企业而言就像人体中的血液一样,如果断链、断供企业别说是正常运转连生存都难,结局只能是“死亡”。那么,问题又怎样解决呢?办法就是:改革和完善风险可控的信用认定和支持标准。这里首先要解决这样一个认识问题,在银行对企业的征信体系中,核心指标应该是企业的信用,而在企业的信用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又是关键。把上述两个“关键点”具体化,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从未拖欠员工工资,从未拖欠货款和工程款,从未拖欠税、费缴纳,从未拖欠银行贷款本息支付,在上述方面没有任何不良记录,这就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同时,企业的负责人、投资人有强烈的发展意愿,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想办法破难题、谋发展,这就是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这样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应该是银行征信体系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经过大风大浪、大浪淘沙仍然在坚持、坚守而毅立不倒的企业,一定是企业的精华,一定是值得信赖的。上述两个“关键点”,不是空洞的,制定考核标准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是很容易查证和认定的。如果再具体一点,就是对生产经营正常运转连续10年以上社会信用良好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银行可以授信并提供相应的授信额度。市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可以作为授信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龙头企业也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和严格审查授予的荣誉,是企业信用的一部分,也是可靠可信的信用资产,银行在对企业授信时应该予以采信。如果银行的征信体系有了这样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就可以按照银行的授信额度成功而便捷的申请到贷款,无须为自己现金流量不够、无资产抵押、负债率高造成贷款难而苦恼;银行也不用为可能承担的风险而担心。作出这样的改革和完善,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经济角度看,它能救助盘活千千万万个中小微民营企业,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和财政税收增长;从社会角度看,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鼓励民营企业向讲诚信、守法纪、好勤奋的正确方向去努力。当然,银行征信体系的改革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不断调整的。改革完善的目的是要让那些需要钱的企业能拿到钱,同时,也让给钱的银行能够给,而且风险可控。也许未来一个时期,大批中小微民营企业在银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走上了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现金流量、企业资产及负债率普遍有了明显改善,到那时,银行征信体系可能又将作出调整;到那时,相信我们再来讨论征信体系改革的话题一定会很轻松。

二是:企业努力、社会支持,共建良好的企业信用体系。信用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商道酬信,诚信无价,诚信赢天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说信用是立企之本、是企业的生命都不为过。企业做亏了,通过努力还可以赚回来;信用失去了,要想修复则非常困难。要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体系,毫无疑问,企业是主体、是决定因素,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首先,从企业领导到团队再到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就是生命”的使命感;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企业信用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没有信用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就没有你我”的认同感。把企业信用作为一种企业精神和文化深深融入全体员工的血脉和灵魂,形成员工意识和行为的一种高度自觉。唯其如此,才能为企业信用积垒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其次,明确行动方向,做身体力行的行动派。就企业自身而言,企业信用体系应该是一个以承诺与兑现承诺为主线的体系结构,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企业对员工的利益承诺(包括工资、福利等)是否落实,与他人合作的义务承诺(主要是业务合作中已承诺的义务)是否落地,向银行的借贷承诺是否落定,向朋友的回馈承诺(主要是借钱或提供其他的合法帮助)是否落结。等等。这些内容也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它需要全体员工沿着这个方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共筑企业信用体系添砖加瓦。第三、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企业领导包括企业法人、高管、企业实际控制人等。要谨言慎行,做不到不说,说了就要做到。想问题、做决策、签协议,首先要多问问自己:我能落实吗?我能兑现吗?千万别糊弄对方、自欺欺人。否则,自己的信用、企业的信用迟早会破产。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说,虽属“外因”但也非常重要,它是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外部条件企业良好的信用需要社会的力量去宣传、推广和鼓励,对信用不好的企业也需要社会批评监督。在自媒体、融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與论力量的作用不容低估。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对企业信用上出现的瑕疵,只要不是主观故意、没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人和事,全社会就应给予宽容和包容,给予企业总结教训、信用修复的机会不要人为炒作和渲染。要知道,办好一个企业,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毁掉一个企业就在一夜之间。可能有的人认为:一个企业的生与死与我何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死掉几个小企业无关大局。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与企业有关,体制内的干部、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你们每月的工资、退休金从哪里来?大家都在享用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又是从哪里来?等等等等。这些绝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各级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企业缴纳的税费。所以,在西方国家有纳税人是上帝之说,在我国也有纳税人是衣食父母之说。再说,企业不论大小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就业的贡献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大厦是靠千千万万个大中小企业支撑起来的,每个企业的尊严和命运都应该得到关心和重视。因此,全社会、各方面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企业以支持、帮助天经地义。还有,在维护企业信用上,相关部门是不是也应该有更好的作为呢?比如,对于企业的司法案件是不是一定要在网上公布,如果是一定要、必须要,那么是不是应该有所区别,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明确哪些案件可以公布、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布。建议有关部门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既要注意法律效果,也要注意社会效果,不要让企业信用因为某个普通司法案件而遭受大的影响。《民营企业促进法》可能很快会发布施行,相信它对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会发挥重要作用。

令人振奋的是:本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工作,释放了强信心、保稳定、促发展的强烈信号。会议首次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扬、稳预期”,再次提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等等。这是在应对由美国挑起的世界“关税大战”、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性增多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要与宏观经济政策要求保持协同性和一致性,联系实际、找准问题,改革和剔除影响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和不合时宜的制度规定,确保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国务院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这其中,应该说改革和完善银行征信体系正当其时,也是势在必行。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讨论、提出批评意见。

公司网站:www.0792ysyc.com

公司抖音号:云山油茶

本人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天下。欢迎关注、指导。

 


上一篇:无
下一篇:云山油茶基地书法展十三(多以歌名曲名为题)

联系方式1:余先生 手机号码:15070289377  联系方式2:杜女士 手机号码:17307926059

版权所有:九江市云山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山集团军建农场技术支持:江西华邦 备案号:赣ICP备15008643号-1